每逢毕业季,简历都会突然成为就业学生最为重视的一张纸,因为简历关乎每一位择业大学生的前途命运,更是学生顺利通向就业岗位的一张通行证,今天我们要谈的不是简历的标准写作方法,而是简历到底有什么用?其实,你不太重视的简历并没有那么“简”!
你的态度决定了我会不会把你的简历扔掉
几年工作下来,看了几千份学生的简历,我感觉简历问题最大的部分就是学生的态度问题,如果你都没有一个想找到好工作的心,又怎能写好一份简历?
简历太过随意
有些学生的简历就是一张黑白的表格,没有任何板式设计,没有任何类别划分,有的简历颜色辣眼睛,有的简历连正规的正装照片都没有,甚至有些简历基本都是空白的!这样的简历基本就可以不用投了,因为需求这样水平“人才”的公司,基本不需要简历。
简历没有重点
有些学生的简历虽然进行了类别的划分,但是简历根本找不到重点,连基本的求职意向都没有,自己的实习经历也是毫无亮点,通篇文字,完全不知所云,有些简历技能证书的排列,不能有效的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而通常HR筛简历的时间极短,找不到需要的信息就直接扔掉了,根本不会读上面那些没用的信息。所以这样的简历基本也在被扔掉的范围之内。
你写简历的时间决定了我能否用你
现在很多高校都会在三年级的时候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而简历也成为重要的一课,然而,当你三年级写第一份简历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不是因为你不会写简历,而是你能写到简历上的东西太少了,那时你再去提高自己为时已晚。所以在简历写作上,我建议学生从二年级,甚至是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写简历,伴随着职业生涯规划课,在求职网站上建立一份电子简历,每学期对自己的简历进行更新,更可以探索自己的职业技能需求,进而帮助自己进行职业技能的探索,甚至是职业生涯规划。这样在不断修改简历的过程中,你也可以不断的明确自己到底要什么。
你对行业和岗位的关注,决定了你简历的专业化程度
很多学生觉得,一份修改了无数次的简历,就可以成为自己择业的万能钥匙,其实不然,简历只是对你前半生学习的简单梳理,而对行业和岗位的深入了解,对公司的需求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迎合公司对人才的需要。所以,一份真正完美的简历只能应对一个行业或是一个岗位,而不同的岗位或行业,则需要不同的简历。因此,在不同的岗位需求中,你要适时的调整你简历上技能、实习实践的顺序,调整你对他们权重的分配,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简历更加专业。
你对自己的探索决定了你简历上能有多少有用的文字
很多学生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之前给几个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做评委,也发现过类似的问题,一般来说,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探索都会包含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技能的探索,很多学生在做了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或MBTI职业性格职业测评之后,都会像迷信星座一样,迷信测评后的代码,但是他们忽略掉的就是最后职业的选择,多半与职业技能有关,而简历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职业技能的罗列,很多学生连初期的自我探索都没有,就会在择业期特别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在大学中应该学会什么技能。因此,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探索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通过自我探索了解自身现在欠缺是什么,下一步好朝着自己需要的方向去努力。
你简历上的能力和学历决定了彼此能否安心
有很多学生在生涯发展咨询中问我,能力和学历哪个更重要?我引用贾杰老师的话“都重要,学历让用人单位更安心,而能力能让你更安心”,在简历上很多学生会强调自己的所学课程,请问如果我招收的是市场营销专员,你学的欧洲历史文化和美国社会文化课程和我的岗位需求有什么关系吗?有很多学生简单的叙述自己有一定的xxx能力,其实能力不是通过语言就能衡量的,很多要考各类证书进行衡量的,但是有证书的,未必能力都能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因此,想让彼此都安心的话,就在学历和能力上共同努力吧。
收起你那伴随着无能的全能感
在几年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现在大学生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伴随着无能的全能感,由于现在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的减轻,加上家长对孩子的娇惯,甚至是有些变了味的“赏识教育”,让大学生的全能感不断增强,甚至有些学生变得不可一世,感觉自己什么都能行,就是自己想不想做而已,这是明显的全能感。但实际上,大学生中无能的占了绝大多数,加上大学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脱节,就造成了学生到工作岗位上,突然受挫,甚至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被泼冷水,因此,尽早破除自己的全能感,提高自己的能力,降低自己的不合理期待才是大学生找到好工作需要做的一门功课。
最后,我想说的是,简历看似简单,但其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一个拥有强大能力的人,即便是交上了一份烂简历,也能找到好工作,因此,写简历不是你的归宿,在最后撰写简历前的积累才是你要完成的第一步。